古代形容女子岁数的句子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古代对于女子岁数的形容,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和说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 豆蔻年华: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个词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一种植物,其花尚未大开的样子,被用来比喻少女,就像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梢头一样。
- 及笄之年:指女子满了 15 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金钗之年:代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二岁要戴钗,所以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如:“未及笄年,已聘刘家之子。”——《聊斋志异·胭脂》
- 碧玉年华:指女子十六岁,出自唐代诗人李群玉的《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 桃李年华:比喻女子青春年少的时期,一般二十岁就到了这个年纪,这个词出自明代徐渭的《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之时,花信,开花时期,花期之意,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 半老徐娘:意思是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该词出自《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这些句子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子年龄的重视和关注,也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The End
发布于:2025-03-3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