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治区中卫市介绍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1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中卫市位于宁夏++自治区中西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卫市是连接西北和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地理位置
中卫市地处黄河前套之首,宁夏平原中部,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界点,东临吴忠市,南与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04°17′~106°10′、北纬 36°06′~37°50′之间,东西长约 130 千米,南北宽约 180 千米,总面积 4066.58 平方千米。
气候特点
中卫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风沙较多,年平均气温 8.8℃,无霜期 159~169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2996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 189.1 毫米,主要集中在 7~9 月。
历史文化
中卫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驿站,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 3 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卫是西夏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西夏文化遗存,中卫还是++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风景名胜
中卫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沙坡头、寺口子、南长滩、一碗泉、大麦地岩画、天都山石窟、海原++大寺、双龙山石窟、冶木峡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沙坡头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沙漠风光、黄河风情、绿洲神韵而闻名于世。
经济发展
中卫市是宁夏重要的工业城市,已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造纸、轻纺、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中卫市还是全国重要的枸杞生产基地和甘草、发菜、苁蓉等名贵中药材的主产地之一,近年来,中卫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交通状况
中卫市是连接西北和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包兰铁路、中宝铁路、太中银铁路在境内交汇,京藏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109 国道、201 省道、202 省道穿境而过,中卫香山机场已开通至北京、西安、银川、上海、重庆等多条航线,中卫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教育事业
中卫市拥有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中卫职业技术学校、中卫市第一中学、中卫市第二中学等多所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城市建设
中卫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美食特产
中卫市的美食特产众多,有蒿子面、烩小吃、滚粉泡芋头、硬面干烙子、中卫香山压砂西瓜、中宁枸杞、中宁圆枣等。
城市精神
中卫市的城市精神是“团结、实干、拼搏、争先”,这是中卫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 中卫市介绍 | |
|---|---|
| 地理位置 | 地处黄河前套之首,宁夏平原中部,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界点。 |
| 气候特点 |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风沙较多。 |
| 历史文化 | 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驿站,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
| 风景名胜 | 沙坡头、寺口子、南长滩、一碗泉、大麦地岩画、天都山石窟、海原++大寺、双龙山石窟、冶木峡等。 |
| 经济发展 | 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造纸、轻纺、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
| 交通状况 | 连接西北和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包兰铁路、中宝铁路、太中银铁路在境内交汇,京藏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109 国道、201 省道、202 省道穿境而过,中卫香山机场已开通至北京、西安、银川、上海、重庆等多条航线。 |
| 教育事业 | 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中卫职业技术学校、中卫市第一中学、中卫市第二中学等多所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 |
| 城市建设 |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
| 美食特产 | 蒿子面、烩小吃、滚粉泡芋头、硬面干烙子、中卫香山压砂西瓜、中宁枸杞、中宁圆枣等。 |
| 城市精神 | 团结、实干、拼搏、争先 |
发布于:2025-04-0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